北京地鐵全線實現手機刷卡支付

8月14日北京市地鐵全線開通手機刷卡乘車功能,乘客出門不必攜帶公交IC卡,使用手機就可以乘坐北京現有15條地鐵線路,北京的公共交通正在加速普及移動支付技術。
現在,在智能手機上下載“手機一卡通”應用,綁定手機號,設置支付密碼,充值,經過這一系列簡單的流程,隻需幾分鐘您就可以拿著手機到北京地鐵站內閘機上刷卡乘坐地鐵了。從8月14日起,在北京的15條地鐵線乘客都可以使用手機刷卡進站出站,享受移動支付帶來的便利。面對手機一卡通這一新鮮事物,不少乘客表現出了很高的熱情。今年正在上大四的小劉剛要從一號線地鐵某站出來,就被地鐵發放的《手機一卡通使用說明手冊》吸引了,她說:“我挺想試試這個手機一卡通的,因為我經常公交卡充完錢之后就丟了。然后,手機幾乎不離身嘛,所以就不會造成什麼財產損失。”
盡管目前手機刷卡乘車隻佔北京地鐵交易量的2%,使用過手機一卡通的乘客比例也不高,但在8月14日正式開通手機刷卡之前一個月的試點期間,“手機一卡通”開卡量已達20萬張,日均交易筆數20萬筆。刷“手機一卡通”乘坐地鐵無需繳納押金,可以省去公交卡丟失和充值、退卡時在售票窗口擁擠排隊的麻煩,而且還不需要網絡連接即可支付不消耗手機流量。
但使用“手機一卡通”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最大的障礙是硬件門檻。可以刷卡乘車的手機必須具備NFC功能。之所以沒有使用時下更加流行的二維碼移動支付方式,是因為在公共交通出行領域,NFC支付技術具有特殊優勢,易觀交通出行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張旭介紹說:“NFC(技術)因為支付的流程更短、支付的速度更快,所以說(在)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場景就隻能選擇它,比如說在進入地鐵站的時候,在這種場景下,選擇NFC會更好一些。”
至於目前蘋果手機暫時還不能使用手機一卡通,張旭說,蘋果的硬件設備是支持NFC技術的,但由於其軟件系統的相對封閉性,從而導致蘋果手機不支持“手機一卡通”。但隻需要將其軟件接口向第三方開放,那麼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手機一卡通”不同於實體押金卡,有些乘客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刷卡不成功的現象,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手機因電量不足而處於關機狀態,或者未開啟NFC功能﹔其次,不同型號、品牌的手機的NFC感應模塊位置不同,刷卡時手機的感應模塊未能靠近地鐵閘機的讀卡區域﹔最后,手機內的NFC功能對應了多個使用場景,綁定了手機銀行卡或其他城市的公交卡,而沒有對應北京公交一卡通。
在滿足了軟硬件要求,又按照正確方法使用的情況下,用戶就可以順利地享受到“手機一卡通”所帶來的各項便利了。其實,“手機一卡通”早在2013年時就已經推出。目前,“手機一卡通”的功能和支付范圍遠遠不止於刷卡乘坐地鐵。北京公交一卡通公司“手機一卡通”項目負責人韓雪說:“手機一卡通的應用領域跟藍色的押金卡是一樣的,一樣可以適用於公共交通領域。而且在乘車優惠方面也是和普通一卡通享受同等的票價政策。也就說持‘手機一卡通’乘坐公共交通是可以享受五折優惠的。”
今后,一卡通公司還會推出電子發票領取的相關辦法,以解決手機充值后領取發票不便的問題。此外,除了NFC技術之外,在公共交通領域還存在掃碼支付的方式,一卡通公司正在研發相關產品。屆時,公共交通領域的移動支付方式也會變得更加多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