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企業雲發布一年考

雲計算一直都是華為公司的核心戰略之一。華為在全球擁有5個專注於雲計算的研發中心,相關研發人員過萬人,在雲計算領域具有從服務器、存儲、網絡、安全設備到上層雲平台在內的端到端產品和解決方案。2015年7月30日,華為正式發布企業雲戰略。以此為轉折,華為企業雲加快了在國內雲服務市場的拓展,並在全國各省布局雲數據中心節點,在滿足區域政府和企業客戶雲基礎設施服務需求的同時,協助當地政府發展雲計算產業,帶動地方產業的轉型升級。到目前為止,華為企業雲已經完成20多個省份的節點布局,成為全國覆蓋最廣、規模最大的雲基礎設施服務商。
戰略聚焦發力
雲服務模式是企業IT的新模式。華為企業雲戰略的推出表明,華為已經為迎接這一新挑戰做好了充分准備。從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角度看,華為通過技術創新,打造了高彈性、低時延、高可靠的企業級IaaS,擁有業界領先的FusionSphere雲操作系統、OceanStor企業級存儲、FusionServer服務器、軟件定義網絡、安全等技術和解決方案,具備構建企業級雲服務所需的端到端能力,可以支持用戶向混合雲過渡。從服務的角度看,華為企業雲通過獨有的三級網絡節點布局、覆蓋全國七大區域,整合海量、高可用的雲資源,為行業客戶提供可信賴的雲服務。
經過長期的產品研發,華為積累了大規模軟件集成開發的理念和管理工具,並將這些經驗和工具融入華為企業雲服務,從而提高了合作伙伴的軟件開發創新效率,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在2015年7月30日舉行的戰略發布會后,華為先后發布了數十款企業雲服務產品,以及面向多個行業的企業雲服務解決方案,同時明確了自己在雲服務市場的定位:為客戶提供企業級的ICT基礎設施服務,堅持“被集成”戰略,堅持開放合作的原則,支持合作伙伴更好地完成行業應用開發、市場拓展和客戶服務,共贏雲時代。
華為企業雲的定位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聚焦”和“被集成”。所謂“聚焦”,是指華為企業雲將重點放在IaaS層,為客戶提供雲基礎設施及服務。同時,華為也會選定一些行業和細分應用領域作為突破口,比如金融、媒資、園區等。“被集成”是華為企業業務的一項核心戰略,同樣也適用於企業雲服務。華為企業雲不會單打獨斗,將會聯合雲生態圈中合作伙伴的力量,共同拓展雲市場。
華為企業雲隻做自己擅長的基礎設施層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
加速雲生態建設
華為企業雲的定位是為客戶提供滿足其應用需求的雲基礎設施服務和解決方案。這個定位十分符合華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文化,也是從華為的技術和服務特長出發,更擺脫了公有雲、私有雲的門戶之見,為華為在雲計算全產業鏈布局打下了基礎。
將雲計算視為核心戰略的華為,必須走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特色。這需要華為企業雲在實踐中慢慢摸索,並勇於嘗試。
在華為企業雲戰略公布以后,華為企業雲加快了雲計算相關產業的合作進度,在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制造、電商服務、醫療健康、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持續構建產業生態鏈:
2015年12月,華為企業雲與多家合作伙伴簽署雲計算戰略合作協議:與軟通動力在智慧城市建設和“互聯網+服務”方面合作,與深圳市奔凱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全領域合作,與江蘇匯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打造全品類、全渠道、全方位的O2O社區生活電商雲服務平台。2016年5月24日,華為企業雲攜手藥明康德和明碼生物科技,在上海落地中國首個精准醫學雲平台——明碼雲,旨在打造覆蓋全國、標准統一、安全可靠的精准醫學大數據雲平台,推動國內基因組信息及精准醫學大數據的集中和應用﹔2016年6月1日,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加入到華為企業雲的陣營中,雙方將共同打造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華為企業雲與SAP、PTC等企業合作,在數字化工廠、物聯網、車聯網等領域共同創新和拓展市場 ﹔在電商和電商周邊服務行業,華為企業雲與億贊普、中國網庫、全網數商等全面合作﹔面向現代服務業,華為企業雲與軟通動力、華唐教育等企業合作,致力於將雲計算用地教育培訓、軟件外包、服務外包(如呼叫中心)等領域。
這一年來,華為企業雲重點面向政府、媒資、金融、大企業和園區客戶引入眾多TOP級的應用、集成、服務類合作伙伴。目前,華為企業雲已經與國內100多家各行業領先的合作伙伴達成合作,其中包括太極、北明、中金數據、萬國數據、軟通動力、天安數碼、中節能、北京首信、深圳奔凱、藥明康德、億贊普、華唐教育、易華錄、樓蘭股份等,涵蓋智慧城市、醫療、教育、大數據、智能制造、車聯網、電商商務、金融、媒資、園區等行業領域。
良好的渠道和合作伙伴政策,可以讓華為企業雲市場推廣事半功倍。在2016年初的華為中國區合作伙伴大會期間,華為公布了企業雲渠道架構和政策,並強調要加強雲服務領域的生態建設。華為企業雲渠道政策採用扁平化的一級架構,任何企業滿足一定基本條件都可以認証成為華為企業雲的合作伙伴,享受包括業績返點、免費測試資源和市場營銷拓展支持等在內的多種激勵。發布不到半年,已經吸引了上百家合作伙伴加盟。
“全國一張網” 雲基礎設施布局更加完善、合理
從微觀上,華為企業雲一直在夯實產品基礎,打造端到端的IC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從宏觀上,華為企業雲從區域和行業兩個維度精心布局,打造全面鋪開又相互銜接的雲計算網絡。短短一年時間裡,華為企業雲已經陸續與安徽、雲南、河北、陝西、山東、廣東、內蒙、黑龍江、重慶等省市自治區達成戰略合作關系,與當地政府一起推動基於雲計算的新經濟發展。
舉例來說,重慶市與華為企業雲簽署了戰略合作,將對未來重慶市的“雲端計劃”、“智慧城市”、“重慶中新國家戰略合作示范項目”、“物聯網”等新經濟業態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另外,華為企業雲將協助陝西省建設面向西北區域的公共雲計算服務平台,推進各領域信息系統的平台化建設,通過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帶動當地雲計算、大數據、存儲備份、技術開發等產業生態的建設和發展。
進入2016年,華為企業雲加快了與地方合作的雲數據中心節點建設,比如2016年4月11日,濟寧市與華為就共建雲計算平台和濟寧大數據產業發展等達成戰略合作﹔7月8日,烏蘭察布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啟用﹔7月18日,永州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業務上線……華為企業雲正在各地有序地推進雲數據中心節點建設。截至目前,華為企業雲已經和瀘州、大慶、宿州、襄陽、大連、玉溪、濟寧、永州、克拉瑪依、欽州、雲浮、烏蘭察布、呂梁、新鄉等20多個城市達成雲戰略合作,在當地建立雲計算數據中心,不斷擴充華為企業雲的計算節點,增加華為企業雲平台的實力和厚度。華為在各城市的雲數據中心總規模已經超過50萬平方米。
打造豐富的雲產品體系
華為進入雲計算領域,還是從其最擅長的ICT角度切入。過去這幾年,華為一方面在雲計算市場開疆拓土﹔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地修煉內功,不斷豐富和完整其雲服務產品。
華為企業雲自2015年7月30日正式發布以來,陸續推出了40多款產品,覆蓋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管理與部署、數據庫、數據分析等各個方面。
此外,華為企業雲平台還提供了很多平台服務,如:雲應用引擎、軟件開發雲、通信平台雲,以及雲桌面等,以便更好地支持企業應用創新。其中,軟件開發雲面向開發者提供項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查、編譯、構建、測試等功能,開放了華為20余年積累的軟件開發管理最佳實踐,可以大幅度提升軟件從業者的軟件開發效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為企業雲還為有特殊需求的用戶提供專屬雲服務,用戶可申請獨佔物理設備,獨享計算和網絡資源,並使用分布式存儲。
據悉,今年下半年,華為企業雲還將陸續推出幾十種新的產品服務,繼續為更多的行業客戶提供服務。
聚焦IaaS層,使能PaaS層,聚合SaaS層,這既是華為企業雲的產品布局,也是開發渠道、拓展合作伙伴、服務開發者、聚合雲生態的基本原則。
安全的雲比什麼都重要
現在,再問到行業用戶“上雲”的最大障礙或阻力是什麼這個問題時,仍有很多人會回答是“雲的安全”。雖然在專業人士看來,雲中的應用和數據比用戶本地數據中心裡跑的應用和數據還要安全,用戶對雲安全的擔心完全是心裡因素在作怪,但是,作為雲服務商或雲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來說,安全這個問題始終是一根不能接觸碰紅線,必須給用戶一個明確的交待。
在中國公有雲市場上,已經形成了包括IT巨頭、電信運營商、IDC、互聯網企業等在內的國內外廠商割據的局面,場面雖然熱鬧,但是來自不同領域的雲服務商的水平良莠不齊。雲服務領域的安全認証和運營資質是衡量雲服務商能力的重要標准。在這方面,華為企業雲已經獲得了C-STAR、IS027001、等保三級等5個相關認証和運營資質,參與了1項權威標准(雲服務網絡安全)試點,並以最好成績通過,是國內獲得雲服務相關認証最全的雲服務提供商之一。
“等保三級”認証是華為企業雲獲得的一個重要認証。這是國內政府機構最權威的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認証,也是真正雲服務系統的等保測評認証。現在,許多政府機構和部門,以及某些對安全有特殊要求的行業用戶,都要求雲服務商能夠提供滿足等保要求的解決方案和服務。這已經成了一項硬性指標,不僅可以確保用戶雲應用的安全,也給相關的雲服務商設立了一個安全的門檻。
C-STAR中國認証是由CSA(雲安全聯盟)和賽寶(工信部五所)在中國開展的雲安全評估。評估採用雲計算信息安全的行業黃金標准CCM(雲控制矩陣)。華為企業雲是國內首個通過C-STAR中國認証的雲服務提供商。可信雲服務認証是由數據中心聯盟組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負責測試評估的面向雲計算服務的評估認証。
可信雲服務認証順應國家政策,旨在建立雲計算服務的信任體系。目前,評估方已經公布了多批通過認証的企業及雲服務,詳細披露了可信雲雲主機可用性和性能監測、可信雲金牌運維、企業級SaaS和雲保險等項目的最新進展。華為企業雲是首批通過可信雲認証的雲服務商。
網絡安全審查制度是一個綜合的制度體系。網絡安全審查是由中央網信辦主導的雲服務認証標准,它借鑒了美國FedRAMP的模式及要求,覆蓋范圍最廣。網絡安全審查制度審查的對象為進入我國市場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及其提供者,審查的標准為是否關系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審查重點在於上述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華為已經通過了網絡安全審查。另外,華為很早就通過了在全球信息安全領域應用最廣泛的認証——ISO 27001認証。
無論是國家級的安全審查,還是行業內的安全產品及服務認証,華為從來都是抱著積極的態度,努力按照國家和行業的安全標准對照檢查自己,從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等多個維度滿足用戶對安全的需求,華為企業雲就是最好的例証。這些資質和認証充分說明華為企業雲是值得客戶信賴的。
厚積薄發 從量變到質變
從2015年7月30日華為正式發布企業雲戰略到現在,整整一年。作為華為ICT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自然延伸,華為對企業雲服務寄予了厚望,希望它能成為華為在ICT領域投資回報的新商業模式,也是ICT業務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和加速器。
華為企業雲能夠擔負起此重任嗎?過去這一年就像是經歷了一次關鍵的升級考試,華為企業雲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攻城拔寨,在二十多個城市建立了雲計算節點,不斷擴展雲版圖﹔建立了廣泛的雲計算生態圈,聯合了百余家合作伙伴,共同促進地方經濟轉型發展﹔面向政府、金融、媒資、園區、軟件開發等多個垂直行業推出了成熟的企業雲服務解決方案,成為名副其實的“雲使能者”﹔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形成獨具特色的華為企業雲落地模式﹔“上不碰應用,不下碰數據”,這是華為企業雲區別於互聯網企業和其他雲服務商的特質,這個戰略定位在客戶和合作伙伴中也激起了十分熱烈的反響。鳳凰衛視信息和網絡管理部副總監王宏波對華為企業雲清晰的邊界劃分十分欣賞:“不做應用,堅定了合作伙伴與華為合作的信心﹔不碰數據,讓像我們這樣對數據的安全和商業價值極其重視的用戶十分放心。”
2010年,華為啟動“雲帆計劃”,正式進軍雲計算市場。依托多年來服務企業級客戶的基因和豐富經驗,華為企業雲致力於推動中國雲計算產業快速發展和構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雲生態。過去一年來,華為企業雲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毋庸置疑,華為企業雲已經在國內政企雲服務市場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