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交易二手貨,新型詐騙手段多

鼓樓警方解析典型案件——
風險押金:其實是個坑
昨天,鼓樓警方通過梳理典型案件,披露了網絡二手買賣中的一些新型詐騙手段。
5月17日,市民王先生在58同城上與劉某談妥,以7500元的價格購買對方的二手佳能5d3套機,約定在南京當面交易。5月24日,王先生按照約定來到鼓樓區某銀行時,接到了劉某號碼為170開頭的電話。
“喂!我就在附近,看到你了。但這麼貴重的東西,我不放心。這樣吧,你在旁邊的atm機上以無卡存錢的方式將7500元先存在atm機上,但不要按匯款按鍵,等我把照相機帶過來給你確認無誤后,再按匯款。”劉某說。
王先生覺得沒什麼不妥,便將錢存入劉某指定的賬戶。可當他操作時才發現,屏幕上根本沒有匯款按鈕,錢直接就匯過去了。
警方介紹,通過在交易之前先交納保証金、押金、風險金等各種名目的錢實施詐騙,今年以來僅鼓樓派出所就接報3起。以170開頭的手機號碼多為網絡虛擬號碼,市民切勿在沒見到貨物時提前付款。
改號軟件:瞄准兩人同行
5月16日下午,鎮江市民湯先生在網上看中一輛二手豪爵牌摩托車,市場價約1.3萬元,但其隻要9900元。
當晚,湯先生攜女友陳小姐來到約定的南京山西路附近交易。湯先生因手機沒電了,就用女友的手機撥通賣家電話。
“喂!這不是你之前給我的電話嘛?”
“這是我女朋友的。她跟我一起來的。”
“我就在前面的江蘇路附近,你過來看車吧,讓你女朋友在銀行門口等著,車看上后你就打個電話給她,讓她直接轉賬,你就可以騎走了。”
湯先生滿口答應下來,但到江蘇路等了半個小時左右也沒人來。
湯先生返回銀行門口找到陳小姐才知道,在他離開后,一個陌生男子打電話告訴陳小姐,湯先生正在看車,很滿意,請陳小姐向其提供的銀行賬戶轉賬。陳小姐一看來電是男友的手機號碼,以為男友已拿到車,就轉賬支付了9900元,之后才發現是騙局。
警方分析:這是一種將網絡二手買賣與電信詐騙中改號軟件相結合的詐騙手段,想要成功有三個必要條件:一是買家必須是兩人同行,一般賣家會選擇外地買家交易,這樣一般都會有同行人員﹔二是貨物一般金額較大﹔三是不法分子通過種種理由將二人分開,再通過改號軟件冒充買家與其同行人員通話要求轉賬。
虛假“中間人”:空手套白狼
市民小劉近期手頭緊,決定轉賣一雙全新限量版阿迪達斯球鞋。在微信上發布這條信息后,一個微信名為“哈哈”的人主動加他為好友。
談妥價錢后,對方提出,由於微信交易沒有安全保障,建議大家通過閑魚平台進行交易。小劉按照對方的要求通過微信發送了寶貝鏈接。不久就有人拍下鏈接並立即付款。
之后,對方提出鞋子是送給朋友過生日的,怕到貨時間趕不上,要求小劉直接修改地址寄到另一地區,同時要求小劉發貨后將快遞單號從微信發過去。小劉立即照辦,但在發送快遞單號后發現,對方將自己的微信拉黑。越想越不對的小劉隻能通過閑魚聯系到拍下訂單的人。
通過在閑魚平台上的聊天,小劉發現,拍下訂單的人竟然不是一直微信聯系自己的“哈哈”。這個買家也才發現跟自己微信聊天要賣鞋的對象也不是“小劉”,而是一個虛假的“中間人”。買家由於沒收到快遞,也未在閑魚有任何聊天記錄,就向閑魚申請交易取消。小劉則白白賠了一雙近2000元的限量版球鞋。
警方提醒,付款一段時間后,買方提出更改收貨地址的,一定要通過之前收貨地址中的電話信息與買方本人核實,避免不法分子繞開網購平台專有聊天工具,通過qq或微信聊天實施詐騙。
本報通訊員鼓公宣趙柏戀茹
本報記者朱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